形态特征
地被植物
地被植物图册
地被植物
地被植物图册
1.多年生植物,常绿或绿色期较长,以延长观赏和利用的时间。
2.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,而且花期越长,观赏价值越高。
3.具有独特的株型、叶型、叶色和叶色的季节性变化,从而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觉。
4.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,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环境造型。
5.植株相对较为低矮。在园林配置中,植株的高矮取决于环境的需要,可以通过修剪人为地控制株高,也可以进行人工造型。
6.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,耐粗放管理,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。
7.具有发达的根系,有利于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,或者具有多种变态地下器官,如球茎、地下根茎等,以利于贮藏养分,保存营养繁殖体,从而具有更强的自然更新能力。
8.具有较强或特殊净化空气的功能,如有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,有些则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。
9.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,如可用作药用、食用或为香料原料,可提取芳香油等,以利于在必要或可能的情况下,将建植地被植物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。
10.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,主要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有利于植物学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推广,二是与珍稀植物和特殊种质资源的人工保护相结合。
上述特性并非每一种地被植物都要全部具备,而是只要具备其中的某些特性即可。同时,在园林配置中,要善于观察和选择,充分利用这些特性,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组合,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。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,一般多按其生物学、生态学特性,并结合应用价值进行分类,将其分为:灌木类地被植物,如杜鹃花、栀子花、枸杞等;草本地被植物,如三叶草、马蹄金、麦冬等;矮生竹类地被植物,如凤尾竹、鹅毛竹等;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,如常春藤、爬山虎、金银花等;蕨类地被植物,如凤尾蕨、水龙骨等;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,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慈姑、菖蒲等,以及耐盐碱能力很强的蔓荆、珊瑚菜和牛蒡等。
各类特征
地被植物
地被植物图册
紫花地丁:3-4月开花,花淡紫色。
匍枝委陵菜:4-5月开出小黄花,秋季叶色变红。
蛇莓:4-5月开黄花,结红果。对自然环境要求不严,耐寒性强不耐涝。
点地梅:花期4-5月。植株低矮,叶丛生平铺地面,种子能自播繁殖。
藿香蓟: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头状花序淡紫色,浅蓝色或白色,花期7-10月。
二月兰:花蓝紫色,花期3-5月。
半支莲:茎叶肉质,花色丰富,有紫红、大红、黄、橙黄、纯白等多种复色,花期3-9月底。
孔雀草:花色金黄或橙黄,带红斑,花期7-9月。
细叶美女樱:多年生草本,茎常匍匐状,花期4-10月。
雏菊:多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低矮,头状花序,花白、粉红、深红色,花期3-6月。
玉簪类:多年生草本,白色,花期6-7月。
萱草类:花形喇叭状,花色橘红色、浅黄色,6-10月开花。
鸢尾类:花瓣蓝色、紫色、白色。鸢尾种植物品种丰富,色彩淡雅,叶形自然可布置花坛、花境或自然点缀草坪、山石。
红花酢浆草:常绿或半常绿多年生草本。4-10月花期。
麦冬:多年生常绿草本。总状花絮,淡紫色,浆果圆形,蓝黑色,小气候好的条件下冬季可保持常绿。
白三叶草:多年生草本。丛生低矮,分枝多,根部分生能力再生能力均强。花期6-11月。
沙地柏:匍匐灌木。耐旱性强。可用于林缘、岩石旁,或作护坡地被,也可配置在草坪边缘。
平枝枸子:4-5月开花,粉红色或红色。
金山绣线菊:灌叶低矮灌木,株型紧密,叶绿黄色或白色,花粉红色,花期5月。
金焰绣线菊:叶形及习性,用途同金山绣线菊。春季叶色黄红色,夏季叶色绿色,秋冬叶紫红色似火焰。
京八号常春藤:常绿藤本植物。在北京小气候条件下经3-5年的养护,根深后可露地越冬。
扶芳藤:常绿藤本植物。低矮匍匐,枝上常生根。叶卵圆形至椭圆状卵形,表面浓绿色。
五叶地锦:落叶藤本植物。适应性强,耐寒又耐暑热,耐贫瘠、干旱、耐荫,抗性强,入秋后叶色变红。
山葡萄:枝叶茂盛,覆盖率强,叶形漂亮,晚秋经霜后叶片鲜红,可栽于林下任其生长,是良好的耐荫观叶藤本地被。